攝影技巧與人像攝影指南

1. 新手入門與器材選擇

對於人像攝影新手,一開始最常拍攝的是大頭照,因為這類照片拍攝簡單,不需太多技巧,也不受場景限制。這類照片常因構圖單調、過度虛化而被評論,但對新手而言,在學習初期將注意力集中於人物本身是自然且可接受的。

  • 85mm 定焦鏡頭:對於新手來說,85mm 鏡頭是入門人像攝影的理想選擇,因其能夠「直接做減法」,簡化環境背景,讓新手更專注於人物。其「虛化加景深」的特性,使人像拍攝變得非常簡單,即使在雜亂的環境下,也能拍出好看的照片,因為它能有效虛化背景,凸顯人物。
  • 50mm 定焦鏡頭:被稱為「不會出錯的鏡頭」,能真實記錄所見畫面,適用於多種場景(靜物、風景、街拍),但虛化能力有限,這會促使攝影師在前期更注重場景和構圖的選擇,從而鍛鍊綜合攝影能力。
  • 廣角鏡頭 (如 28mm):適用於拍攝活潑有趣的畫面,能納入更多背景元素。使用廣角鏡頭時,建議將人物盡可能放在畫面中央,避免邊緣畸變導致人物頭部變大,尤其是在拍攝特寫時,可利用前景規避此問題。
  • 中長焦鏡頭 (如 70-200mm):在人多擁擠的環境下仍能「見縫插針」拍攝,通過焦段的壓縮和虛化,有效簡化背景,突出人物。

2. 攝影心法:從前期準備到後期調整

成功的攝影作品不僅僅是按下快門,更包含了前期的準備、拍攝中的引導與構圖,以及後期的細節處理。

2.1 拍攝大綱與主題設定

制定拍攝大綱對於拍攝畢業照、藝術寫真等「更高級、更好看」的照片至關重要。確定主題後,應圍繞主題準備服裝、道具、造型和器材,這些元素融合在一起才能營造出「感覺和氛圍感」。例如,日系校園風主題可搭配 JK 制服、白襯衫、小書包、書本、耳機等道具。

2.2 模特引導與肢體語言

人像攝影的關鍵在於學會「調動另一個人」,特別是對於沒有經驗的素人模特。建議將拍攝設定為模特在特定場景中「做一些事情」,然後根據這些動作去抓拍,而非生硬地擺拍,這樣拍出的照片會更自然、更有故事感。

  • 人像點線面理論:將人物的頭部、胸部、腿部視為三個「面」,通過轉動這些面使其朝向不同方向來「破面」。手臂、腿部和脊柱則視為「線」,通過彎曲和扭動來「破線」。這種理論能幫助模特擺出更自然、更有動態感的姿勢。
  • 常用姿勢口訣
  • 破線:讓身體產生曲線感,例如脊椎側彎、腳張開後仰、抬手彎膝。
  • 鏡位:利用高角度(上往下拍)或低角度(下往上拍)的斜角拍攝,增加照片的活潑感,同時注意畫面均衡。
  • 支撐點:利用欄杆、牆壁等作為支撐,讓模特身體有重心可做傾斜。
  • 動態拍攝:28mm 鏡頭適合邊跑邊拍,模特可進行旋轉、跳躍、看左看右、彎腰低頭等動作。
  • 數字引導 (1-7):通過讓模特比劃數字並結合情緒和身體彎曲,創造多樣的姿勢。例如,比「1」時帶點生氣的指向動作,比「2」時背靠支撐點彎腰比耶,比「3」時注意下半身動作,比「5」時向前抓鏡頭,比「6」時靠著打電話,比「7」時單腳踩高比槍。

2.3 光線運用與補光技巧

光線是攝影的靈魂,尤其在人像攝影中。

  • 新手不建議使用閃光燈:閃光燈操作複雜,新手在未掌握自然光前,直接使用會導致拍攝效率低下。
  • 推薦使用反光板和常亮燈:這兩種工具操作簡單,效果即時可見,能有效解決面部光線瑕疵,如逆光時臉部過暗、頂光時產生陰影、環境色染導致膚色偏色等問題。它們還能製造「眼神光」,讓照片更生動。
  • 柔光效果:可通過加柔光鏡(黑柔鏡、白柔鏡)或 DIY 方式(凡士林塗玻璃、絲襪套鏡頭)來實現。
  • 逆光人像:前期拍攝要盡量完美,後期處理省時省力。「逆光人像,達到這張人臉的一個通透感」能讓膚質自然,後期只需微調亮度、液化臉型和添加色調。
  • 側光人像:能創造豐富的層次感,明暗對比強烈,凸顯人物臉部輪廓和高光。只需用反光板給暗面補光即可。
  • 冷暖對比色調:背景為冷色(藍色),人臉為暖色(黃色)。最佳拍攝時機是「藍調時刻」,即太陽剛落山,天空呈藍色時。此時可通過人造光源(如手電筒)為人臉補暖光,並調整白平衡偏藍和洋紅,以增強冷暖對比。
  • 夜景煙花棒拍攝:利用煙花棒作為主光源,結合大光圈(f/1.8以上)、慢快門(1/50秒左右)和高 ISO(1600-3200),創造情緒感和氛圍感。色溫可偏冷(3500K),以中和煙花的暖色,同時使背景更藍。

2.4 構圖與畫面表達

構圖是攝影的基礎,從最簡單的到更具深度的表達。

  • 基本構圖
  • 居中構圖:最基本,能有效突出主體,但在主體不夠突出時易顯平庸。
  • 三分法構圖:將主體置於九宮格的交點或線上,使畫面更協調生動,同時突出主體。
  • 對角線構圖:將主體安排在畫面對角線上,增加畫面的延伸感、線條感和立體感,突出張力。
  • 對稱構圖:畫面左右或上下對稱,帶來視覺上的平衡與舒適,適用於拍攝倒影、道路、建築。
  • 框架構圖:利用前景(如窗戶、門框)作為框架,引導觀眾視線,但需注意框架內內容的重要性。
  • 進階構圖:專注於畫面表達:好的構圖應專注於畫面本身的表達,而非盲目套用技巧。作品應具有「不確定感」,像定格的視頻,能捕捉瞬間的神態和情緒。後期的細節處理,如臉部光線、服裝平整等,雖單獨加分不多,但累積起來能大幅提升作品質量。
  • 焦段對構圖的影響
  • 廣角:能納入大量場景元素,適合表現空間感,但畫面邊緣易畸變,人物應盡量居中。
  • 長焦 (如 85mm):具有景深壓縮感,能「只拍到環境當中你不想讓觀眾看到的那一部分」,使畫面簡潔,特別適合表現局部特寫和虛化背景。同時,拉開距離也能用長焦拍攝人景合一的大場景,創造動漫、故事、電影般的氛圍感。

3. 常見錯誤與提升建議

  • 曝光不准確:新手常因追求手動模式而忽略曝光,導致照片過曝或欠曝。建議新手初期使用「光圈優先模式」,讓相機處理其他參數,並適時調整曝光補償。
  • 後期調色失真:後期處理的首要任務是還原照片的影調和白平衡,即將拍攝時眼睛看到的明暗和冷暖關係大致還原,而非直接套用預設或過度修飾。
  • 背景雜亂:新手常因專注人物而忽略背景。應選擇乾淨的背景,或利用大光圈虛化、低機位仰拍等方式來「做減法」,簡化畫面。
  • 眼神與妝容問題:避免模特戴過厚重的假睫毛遮擋眼神。眼神是人像攝影的重要元素,若模特眼神不好,可考慮戴墨鏡或引導其不看鏡頭。
  • 動作僵硬:避免人物站立筆直,缺乏曲線和張力。應引導模特「破線、破面」,或利用道具、音樂幫助模特自然地延伸動作。

4. 攝影師的自我提升

  • 提升審美:多看優秀攝影師的作品,例如陳曼的商業大片、孫郡的中國風、曾武的奇幻作品、李小亮系列的黑白肖像,提高對不同攝影風格的理解。
  • 重視前期拍攝:前期拍得好才是真正的拍得好,因為有些光線問題後期難以彌補。
  • 從身邊人開始練習:即使沒有專業模特,也可以從家人和朋友開始練習,只要能拍出「有攝影功底」的照片,便能更容易約到更多模特。人像視頻拍攝也是一個趨勢,原理與拍照相似,但能提供更多互免機會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Sony 70-200 f4 g2的鏡頭跟騰龍70-180 f2.8 g2的鏡頭主要的功能差異及應用場景差異

相機的中的包圍式曝光是甚麼意思?

利用拍攝角度調整人像與背景相對位置